《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应利用传统节日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的民族文化,帮助幼儿感知文化的多样性,深刻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惊蛰到来,正是春耕季节,为了让幼儿多方面地了解节气与气候、农事的关系,2024年3月5日,常州市天宁区阳光龙庭幼儿园小一班开展了“惊蛰至,春意浓”二十四节气主题活动。
班级老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向孩子们介绍了惊蛰节气的由来和习俗。
慧眼识惊蛰。
惊蛰至,万物醒。老师带孩子们出去寻找春天了!看看惊蛰前后自然万物有什么变化呢?孩子们来到幼儿园的小菜地里,寻找地里有没有小虫子出没。孩子们很快就找到了一些小虫子,并且和大家分享了捉虫的经验。
巧手绘惊蛰。孩子们通过自由想象,用自己的方式描绘心中的美妙画卷,诠释一种别样的春暖花开。快来瞧一瞧,孩子们是如何“绘惊蛰”的吧!
舌尖品惊蛰。
惊蛰到来,温差变化大,孩子们容易出现口干舌燥、咳嗽等症状。而梨子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因此在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孩子们在老师的帮助下动手制作了雪梨汁。一碗碗甘甜的梨汁可以增强体质,一张张甜美的笑脸洋溢着幸福的喜悦。
惊蛰春耕记。
惊蛰时期,各地陆续进入了春耕时节。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松土、播种,让孩子们初步了解了“惊蛰春耕忙”的农事特点,感受了惊蛰带给来的文化趣味,体验了种植的辛苦与乐趣。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中廿四个特定节令,每个节气均有其独特的含义,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孩子们在此次活动中通过亲身体验、实际操作等多元形式,不仅初步了解了节气与日常生活的戚戚相关,还初步感知到中国文化之美及无穷的魅力,更增强了孩子们的文化自信。
撰稿人:郭靖
审核人:朱维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