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蜻蜓”小巧精致、飞行灵活,一直备受孩子们的青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为了引导孩子们感知用力大小、速度快慢与竹蜻蜓飞行高度的关系,激发幼儿主动尝试、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2022年5月10日常州市天宁区阳光龙庭哈佛幼儿园大六班开展了“飞吧,竹蜻蜓”主题活动。
活动伊始,老师让孩子们尝试旋转一下竹蜻蜓,感受到竹蜻蜓转起来带有风。“这里面是什么科学道理呢?”带着问题,老师与孩子们一起翻阅书籍、借助网络多媒体等,还邀请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加入探索“竹蜻蜓为什么会飞”的秘密。通过学习、查找相关资料、动手操作,幼儿初步了解到当旋翼旋转时,旋转的叶片将空气向下推,形成一股强风,而空气也给竹蜻蜓一股向上的反作用升力,这股升力随着叶片的倾斜角而改变。当升力大于竹蜻蜓自身的重力时,竹蜻蜓便可向上飞起,简单来说就是空气推着竹蜻蜓飞上了天空。”
“怎样才能让它飞得更高呢?”幼儿在观察竹蜻蜓结构的基础上,自由玩竹蜻蜓,并探索让竹蜻蜓飞得更高的方法。孩子们的兴致再次被调动了起来,他们手持竹蜻蜓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得尝试着。
“双手用力搓手柄就能飞得更高”、“飞的时候要到空的地方”······“试飞”结束后,孩子们互相讨论、交流并积极分享着自己让竹蜻蜓飞得更高的方法。
此次活动中,幼儿通过不断尝试、大胆探索,不仅初步了解、感知了竹蜻蜓飞行的科学原理,还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激发并提升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撰稿人:王紫晴
审核人:朱维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