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百般不愿,万般不舍,这个消息还是来了。5月22日13时07分,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他是“杂交水稻之父”、也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感动中国的一段颁奖词,是这样描述袁隆平的:“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谢谢您,给这个时代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上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向世界发出“谁来养活中国” 的疑问在此背景下我国提出了超级稻育种计划袁隆平领衔的科研团队接连攻破水稻超高产育种难题超级稻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和1100公斤的五期目标相继完成,袁隆平团队一次次刷新世界纪录对这一世纪问题给出了中国人自己的答案。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创建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曾经历过粮食短缺的痛苦袁隆平这一代人对于粮食格外珍爱2013年,袁隆平接受采访时说的一番话给无数人敲响了警钟:“我们辛辛苦苦地钻研来提高水稻产量每亩提高10斤、5斤都是很难的提高了单产之后呢,又浪费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浪费不但可耻,更是犯罪”。
袁爷爷走了,举国痛心,但是他的话我们犹在耳边,我们一定不要浪费粮食,因为它来之不易。
您放心,我们一定好好吃饭!
您放心,珍惜粮食我们能做到!
阳光龙庭幼儿园大六班的孩子们在2021年5月24日用自己的行动来践行我们的承诺。
儿歌《喷香的米饭哪里来》
喷香的米饭哪里来?
白白的大米煮出来。
白白的大米哪里来?
金黄的谷子碾出来?
金黄的谷子哪里来?
农民伯伯种出来。
一粒大米一滴汗,
爱惜粮食理应该。
粮食粮食宝中宝,
人民生活少不了。
你一粒、我一粒,
积少成多变国宝;
人民生活少不了。
你一粒、我一粒,
积少成多变国宝;
我国大,耕地少。
十一亿人口要吃饱,
节约粮食要记牢。
国士无双,袁爷爷一路走好!